首页> 中文期刊> 《金田》 >浅谈京剧武生

浅谈京剧武生

         

摘要

京剧艺术在“同光”形成时期有过“前三鼎甲”,后来在清末民初又有“后三鼎甲”,出现过谭鑫培那样的“伶界大王”;到了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则进入了京剧的黄金时代的鼎盛期,先后出现了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三大贤”、尚和玉一代“武生宗师”、“梅、尚、程、荀”“四大名旦”、“余、马、言、高”“前四大须生”、“马、谭、杨、奚”“后四大须生”、“四大坤旦”、“四小名旦”、“南方四大名旦”“南麒北马关东唐”和“筱派”“黄派”等流派林立的空前繁荣景象,这种繁荣景象一直延续到四十年代;解放以后的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京剧又出现了一个颇有空前繁荣景象的“小高峰”,那时,“四大名旦”中的梅、尚、程、荀和有第五大名旦之目的筱翠花,“后四大须生”中的马、谭、奚,以及周信芳等也还都健在,“四小名旦”正处在盛世华年,京剧上的后起之秀也都已崛起,叶盛章、叶盛兰昆仲、关肃霜、赵燕侠等也早已相继纷纷立派树帜,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虽然不以自立门派为宗旨,却早已卓然成家,在上海的黄桂秋已成就了“黄派”,言慧珠、李玉茹、童芷龄在流派的传承上早已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绩.

著录项

  • 来源
    《金田》 |2012年第1期|74-74|共1页
  • 作者

    刘兆安;

  •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