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吉林医学 >中国人肱骨近端形态在MSCT多平面重组下的测量及差异研究

中国人肱骨近端形态在MSCT多平面重组下的测量及差异研究

     

摘要

由于人体肩关节结构非常精细,因此针对不同肩关节病变和个体化的肱骨近端形态学差异,医生应当采取不同的肩关节假体,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Pean于1983年开展了肩关节置换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Neer首先用合金假体置换治疗肱骨头的骨折,开创了人工肩关节置换的新纪元[1]。至今为止,肩关节假体经历了由第一代整体型假体到第四代“三维”型假体的迅速发展,已经能够较好恢复和重建患者发病前和术前的解剖结构,增加个体适应性。与此同时,大量而准确的肱骨近端形态学研究是设计制造肩关节假体的基础,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将着重从肱骨近端形态学研究的发展,肩关节假体的发展和展望进行综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