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吉林医学》 >环状RN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新进展

环状RN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新进展

         

摘要

心血管疾病(CVD),如心肌梗死(MI)、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动脉粥样硬化(AS)等,对国民健康的影响日益显著,发病率持续增高[1]。目前,缺血性心脏病(IHD)是全球首要死因。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相关病死例数约占农村居民总死亡例数的45.91%,占城市居民总死亡例数的43.56%[2-3]。202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相关病死例数约占农村居民总死亡例数的46.66%,城市的43.81%[4]。心血管疾病给民众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益加剧,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IHD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且较为严重的疾病[5]。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常导致MI、休克、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Robbers等[6]运用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心肌缺血是血管阻塞后引起的不可逆损伤。而在冠心病、脑卒中、心脏骤停和复苏、器官移植、休克等事件后,缺血或闭塞的冠状动脉虽然可恢复至正常灌注,但由于其心肌超微结构、能量代谢、心功能和电生理等一系列生理结构与过程受到损伤,反而呈进行性加重的病理过程,即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严重影响心肌缺血患者的预后[7]。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