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西医药》 >MRI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MRI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3.0T 磁共振多平面成像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0 例临床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SIS 组)和21 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3.0T 超导型MR 机行肩关节斜冠状面、斜矢状面及横断面成像,分析肩峰形态、肩袖、肩袖周围结构及肩部肌肉等组织结构影像特征.结果 ﹙1﹚肩袖损伤:40 例均显示冈上肌肌腱信号及形态异常,18 例表现为T1WI 上冈上肌肌腱信号异常、混杂;12 例表现为冈上肌肌腱内斑片状T1WI、T2WI 信号增高影;10 例表现为肩袖撕裂.﹙2﹚肩袖周围结构改变:40 例均不同程度出现肩峰下滑囊增厚、积液及(或)肩关节积液.﹙3﹚肩峰形态:肩峰形态分别为平直型9 例、弧型14 例、钩型17 例;﹙4﹚肩峰-肱骨距离:肩峰-肱骨距表现为16 例在1.0cm-1.5cm 之间,19 例在0.5-1.0cm 之间,5 例小于0.5cm.SIS 组和正常对照组肩峰-肱距均值分别为0.89cm 和0.91cm,经t 检验两组均数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P﹥0.05).结论 MRI 可以直观地评价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肩袖、肩峰及肩峰下通道等情况,是临床诊断的一种有用的影像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