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苏农村经济》 >警惕生意场上的陷阱

警惕生意场上的陷阱

         

摘要

生意场上,也许提供给你一桩成功的交易,也有可能将你诱入一个巧设的陷阱。近来年,购销合同中设陷行骗事件屡屡发生,这里援引几例,以示警策。一、伪造签约资格经济合同,不是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签订的。经济合同法规定,订立经济合同的主体,必须是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体工商户等。因此,签订经济合同前当事人应对主体资格进行审查,以免上当。1994年12月,某县饲料加工厂经理来到某饲养场搞推销。说配料精,质量优、价格低。并拿出样品、公章、帐号、介绍信展示证明。饲养场觉得饲料不错,价格又便宜,随即与饲料加工厂签订了价值30万元的购销合同。饲养场按规定将款汇去,却迟迟不见饲料加工厂履行合同。3个月后,饲养场派人到该县催货,结果厂址、单位却找不到。后来在有关方面配合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