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苏医药 》 >应用CT灌注成像研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流的变化

应用CT灌注成像研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流的变化

             

摘要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PCT)研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流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动物分正常组、假手术组、SAH 1 d组、3d组、7 d组、14 d组共6组.经颞开颅二次注血法制作兔SAH模型.首次注血后1d、3 d、7 d、14d进行PCT检查,观察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达峰时间(TTP)的变化.HE常规染色病理检查.结果正常组的rCBF、rCBV和TTP分别为(142.283±9.749)ml·min-1·100g-1、(247.517±37.920)ml·min-1·100g-1和(3.383±0.194)s.SAH组,rCBF SAH后第1天即开始下降,以第3天最为明显[(62.583±5.123)ml·min-1·100g-1],随后开始恢复,但是在第14天时仍没有达到正常;rCBV在SAH后第1天下降,第7天时升高,第14天时恢复正常;TTP在SAH后第1天开始延长,第3天最为明显(P<0.01),第7天有所恢复,第14天时仍为正常的1.9倍(P<0.01).病理检查显示局部脑区有神经元的细胞质浓缩、核浓染等改变,以SAH后第7天最为明显.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以方便、有效地检测SAH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可根据各种参数的比值及相关关系提供相关的脑血流动力学信息,提示有无脑缺血以及脑缺血的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