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因及分级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关系研究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因及分级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硬化病因及肝硬化分级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洪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7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Child-Pugh分级B级98例,C级80例)作为观察组,120例肝纤维化患者作为肝纤维化组,另选择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分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阳性组与阴性组.采用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HBT)检测被研究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硬化病因及肝硬化分级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阳性率及LHBT集值均高于肝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阳性率及LHBT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C级肝硬化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阳性率及LHBT集值均高于B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M生存曲线结果显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阳性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40.5%,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阴性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79.8%,两组生存情况差异有统计意义(χ2=3.146,P=0.01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HBT集值超过101 ppm时,其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76(95%CI=0.704~0.826),诊断灵敏度 、特异度分别为89.9% 和65.8%.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发生率高,且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升高,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发生风险升高.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能促进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