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草原沙漠化过程中的群落特征及四个共有种的抗氧化系统酶类的变化

草原沙漠化过程中的群落特征及四个共有种的抗氧化系统酶类的变化

         

摘要

文章探讨了在不同退化阶段(Ⅰ—冷蒿阶段;Ⅱ—褐沙蒿阶段;Ⅲ—虫实、刺穗藜阶段;Ⅳ—裸沙阶段)沙质草原的群落特征及四个共有种(羊草(Leymus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togenessquarrosa)、冷蒿(Artemisiafrigida)和扁蓿豆(Melilotoidesruthenica))的抗氧化系统酶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沙漠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盖度的下降比例并不是均匀的,下降的比例是9.5%→63%→100%,下降比例越小,说明这一阶段越保守,从而也越稳定。抗氧化系统酶在四种植物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①扁蓿豆和冷蒿的SOD活性有上升的趋势,糙隐子草和羊草的SOD活性变化不明显;②扁蓿豆、糙隐子草、羊草的POD活性是急剧下降的,冷蒿的P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③冷蒿、糙隐子草、羊草的CAT活性下降,扁蓿豆的CAT活性是上升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