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 >'扰乱型'课堂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及矫正

'扰乱型'课堂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及矫正

             

摘要

“扰乱型”课堂问题学生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难点,因为故意扰乱行为通常发生在所有学生都在场的场合。社会心理学的许多实验都证明,同一情形下,人在“单独时”和“有人在场”时会出现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在“相互影响”的层面上,人更产生出个体活动中所没有的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机制。有的实验还证明,随着群体人数的增加,表现在个体身上的受暗示性和顺从性等也会增加。如果教师仅仅是冷处理,那么很容易为其他儿童提供不良的行为榜样,影响健康的班级风气;如果教师简单粗暴地压制处理,则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我认为,根据学生不同的扰乱行为(言语扰乱和行为扰乱)可以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