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环境岩土工程rn——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环境岩土工程rn——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摘要

@@  1999年8月24日~27日在南京状元楼成功地举办了高原和生态敏感地区环境岩 土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tional sympasium on high altitude & sensitive ecol ogical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本次大会由南京大学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AC EI)和美国麻省大学环境工程科学技术中心(CEEST)共同举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美国、加 拿大、日本、芬兰、巴西和中国等90名。国外著名学者有:环境岩土工程创始人,美国麻省 大学方晓阳先生,美国麻省大学CEEST中心主任英阳(H.I.Inyang)教授,美国伟世敦(Weston )公司副总裁杨靖亚博士,美国Humboldt州立大学查尼(R.C.Chaney)教授,美国Rensselaser理工学院瑞米(T.F.Zimmie)教授,日本茨城大学吴智深教授,安原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凑秀健教授,日本地质调查所村上裕博士,芬兰环境保护局局长萨里拉(J.Saarela)博士,巴西矿业大学葛尔娃(Galvo)教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央弗(E.K.Yanful)教授。国内著名学者有南京大学郭令智院士、南京水利科学院沈珠江院士、郦能惠研究员、张宏宇研究员、长江水利科学院包承刚教授、清华大学朱唏教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彭阜南教授以及南京大学罗国煜教授、施央申教授等。rn  大会共收到论文65篇,其中国内47篇,国外18篇。内容涉及21世纪环境岩土工程展望、垃圾填埋及处理、地质环境变化与边坡稳定性、矿区环境岩土工程、特别是环境岩土工程性质及新技术和新方法等6个方面的议题。rn1 国际上的发展趋势rn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高原和生态敏感地区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日益突出,沙漠化、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垃圾填埋处理、生态和地质环境的变迁、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置和名胜古迹的保护等环境岩土工程课题越来越引起国际上岩土工程专家的重视。rn  作为一门学科,环境岩土工程是由方晓阳先生1985年创立的,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际上每二年举行一次环境岩土工程学术讨论会,到目前为止已举行了四届。从以往四届会议论文集中可以发现,国际上这一学科的发展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rn  (1)环境岩土工程强调环境对各类岩土工程选址、设计、施工营行以及耐久性和可靠性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