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中建筑》 >G to G:一段废弃铁路的新生——以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工程为例

G to G:一段废弃铁路的新生——以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工程为例

         

摘要

cqvip:"人类世"概念的提出反映了人类已经显著改变了地球表面的景观,人地关系研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城市作为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地,其工业遗产保护及其废弃场地的再利用成为近年来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旨在基于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工程实践,探索生态都市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城市废弃铁路及其沿线"灰色"地带的再生之路。该项目将生态都市主义的思想融入规划策略,从缝合城市功能、建构生态网络、串联交通系统三方面入手,整理、改善和营建铁路沿线的开放空间,积极构建城市中心区多尺度、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生态文化带,实现工业废弃地从"灰色"到"绿色"的蜕变,为困扰许多城市的荒废大型基础设施及其场地遗留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