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南医学研究 》 >乳糖不耐受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乳糖不耐受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

@@ 1概述rn在所有糖中,乳糖水解的速度最慢,且在人类婴儿期乳糖酶-根皮甙水解酶(LPH)开始显著下降[1],使得乳糖这一哺乳类奶中唯一的糖源在肠道中很少或得不到分解吸收,造成肠道内水、钠潴留,渗透压增高,进而引起肠胀气、肠痉挛、甚而腹泻,使大量营养素尤其是乳钙不吸收和丢失,形成乳糖不耐受症状.因乳品摄入少而使得Ca,P,Mg等营养素的摄取不足,是某些与种族密切相关疾病的诱因,如非洲裔美国人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极高,就是因为他们摄取的乳品过少造成的[2].此外,乳糖在肠道得不到消化,还有可能造成心率不齐[3].Jackson等对亚裔、非洲裔及西班牙裔美国人进行了乳糖消化不良、钙吸收及骨质疏松的研究[4],认为乳品提供了几乎2/3的膳食钙,而与种族相关的乳糖吸收不良则是钙吸收的障碍,并且进而诱发骨质疏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