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南外科学杂志》 >长托宁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长托宁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评价长托宁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45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20~280 g,12~14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15例.I/R组(缺血再灌注组):异氟烷吸入麻醉后打开大鼠胸腔,暴露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并结扎30 min.再灌注6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PH组(缺血再灌注长托宁组):结扎左前降支前腹腔注射长托宁0.2 mg/kg,然后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假手术组):打开胸腔暴露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并不结扎,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后关胸.在结扎左前降支心肌缺血前15 min(T 0)、缺血30 min(T 1)和缺血再灌注60 min(T 2),收集大鼠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H值和乳酸浓度;并由旁流暗视野成像仪收集肠系膜微循环图像,记录大鼠肠系膜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率(PPV)和微血管流量指数(MFI).结果 (1)与S组比较,I/R组T 1~2时间点的pH值降低、乳酸浓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PH组T 1~2时间点pH值降低,乳酸浓度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I/R组比较,I/R+PH组T 2时间点pH值升高,乳酸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S组比较,I/R组灌注血管比例和微血管血流指数在T 1~2时间点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PH组T 1~2时间点灌注血管与微血管血流指数的比值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I/R组比较,I/R+PH组灌注血管比例在T 1~2时间点升高,微血管血流指数在T 2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托宁预先处理有助于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