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黑龙江医学》 >积极心理学理论对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健康行为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理论对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健康行为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用于慢性心衰护理中对患者心理状态、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护理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基本心理疏导,观察组患者4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健康行为。结果:观察组护理前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HAMD、HAMA评分为(10.23±1.95)分、(8.11±1.4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62±2.42)分、(11.21±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9、7.443,P0.05)。护理1、2个月后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护理2个月后高于护理1个月后,护理1、2个月后观察组健康行为评分为(123.62±20.48)分、(158.75±26.9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07.82±16.23)分、(129.62±2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3、5.362,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理论用于慢性心衰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不良情绪,增加患者健康行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