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北医药 》 >超声评价透析类型与终末期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超声评价透析类型与终末期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不同透析类型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透析中心患者,血液透析(HD)患者50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52例,正常健康自愿者45例,使用高频超声检测受试者的颈动脉IMT及斑块形成情况,从而进行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确定患者的颈动脉IMT及斑块情况,收集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钙(Ca)、磷(P)、白蛋白(AL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红蛋白(HB)、尿酸(UA)、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PG)、肌酐(CRE)等。结果透析组(HD组和CAPD组)与对照组比较:男性患者居多,透析组CRE、FPG、BUN、ALB、PUA、H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D组与CAPD组比较:HD组中TG、BUN、ALB、UA明显高于CAPD组(P<0.05)。HD组,CAPD组和对照组的平均颈动脉IMT(m-CIMT)分别为(0.98±0.25)mm、(0.85±0.23)mm和(0.59±0.14)mm,HD组与CAPD组比较(P<0.05);HD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CAPD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HD组与CAPD组比较,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发生率更高(P<0.05)。线性回归及Logistic分析显示颈动脉平均IMT(β=0.249,P<0.05)和斑块形成情况(OR=4.10;95%CI:1.71~6.72;P<0.05)与透析类型独立相关。结论长期ESRD患者透析类型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透析可能是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高频超声能简便、快捷的检测出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