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北医药 》 >前路与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不稳定型爆裂性骨折的比较

前路与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不稳定型爆裂性骨折的比较

             

摘要

目的 比较前路钉棒系统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不稳定型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至2007年共有41例胸腰段(T11至L2)不稳定型爆裂性骨折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23例(A组).前路钉棒系统固定手术患者18例(B组).比较2组患者的后凸角度纠正、围手术期参数以及神经功能恢复(AISA评分)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2.4个月.A组患者的术前平均后凸角度为(14±9)度,术后为(4±4)度(P=0.000).末次随访时角度丢失约8度,后凸角度恢复至(12±7)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9).B组患者的术前平均后凸角度(16±13)度,术后为(6±9)度(P=0.000),末次随访时的角度丢失不明显(0.4度).B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01,0.014).B组平均术中失血量大于A组,2组患者的术后伤口引流管放置时间和术后第3天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中有14例患者(77.8%)的AISA评分得到改善,平均提高0.9级.B组中12例患者(80.0%)不同程度改善,平均AISA分级提高1.1级.结论 前路手术在维持矫形力,防止角度丢失方面比后路手术效果要好,但是手术时间延长、失血量较后路手术增多.前、后路手术有各自的优缺点,其适应证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