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北医药》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在贫血患者的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在贫血患者的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分析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在不同血红蛋白含量贫血患者中的分布特征,并探讨 DAT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试管法对不同血红蛋白含量的从轻度至极重度贫血的216例住院患者标本进行直抗试验,阳性者进行分型检测。结果216例患者 DAT 阳性63例,阳性率29.2%,对 DAT 阳性患者标本分型,抗-IgG +抗-C3d 阳性42例(占66.7%);抗-IgG 阳性12例(占19%);抗-C3d 阳性9例(占14.3%),阳性率分布以血红蛋白含量在50~59 g/L 范围内阳性率最高,达60.9%,与其他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DAT阳性患者疾病类型分布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最多为31例(49.2%),风湿免疫性疾病16例(25.3%),血液病6例(9.5%),肿瘤、新生儿溶血病各出现4例(6.3%),肝脏疾病及其他不明原因 DAT 阳性各1例(1.6%)。结论DAT 阳性是影响患者贫血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需接受输血治疗的贫血患者,特别是血红蛋白含量在50~59 g/L 范围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对其进行 DAT 检测及分型试验,分析造成其 DAT 阳性的因素,以保障临床有效输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