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健康大视野》 >医生职称之痛

医生职称之痛

         

摘要

20多年前,评职称,使各种技术人员欢欣鼓舞,甚至奔走相告。各种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也因此得到了社会的某种肯定和提升,尤其是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定,象一池春水,荡起阵阵涟漪,受到广泛关注。评职称,在过去的岁月里,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对改变"官本位"社会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论资排辈和事实上普遍存在的"终身制"等原因,这种"评职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人员虽已拿到了某种专业技术职称,却完不成这一职称所应完成的工作,而单位只得因人设岗;一些确有能力完成高于自身职称一个"职级"乃至两个"职级"工作的人员,因为诸如"年限不到"等原因而无法晋升相应职称,结果拿着中级甚至初级职称待遇,干的却是"副高"乃至"正高"的工作;甚至于"职称系列"与"官级系列"的某种"相当于",逐渐演化成职业声望与官员衔阶相对照的一个"系统参照"!有人总结出职称评定制度的十大罪状:评审形式主义、制造矛盾、养肥贪官、滋生学术腐败、学历造假的根源、培养庸人懒人、使职称掺水贬值、形成学术垄断、养活低劣学术刊物、催生学术垃圾。这十大罪状听起来颇有些刺耳,将职称制度说得一无是处,显然有失偏颇。但这些指责也绝不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这一系列问题的最直接恶果是很多人的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职称评聘还要不要再搞下去?评,如何评定,还要评多久?停,用什么方法更趋合理,会出现什么后果?这是我们医疗界乃至整个社会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