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南医学》 >不同植骨方式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观察

不同植骨方式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植骨方式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短节段固定术治疗,按照植骨方式不同分为A组(椎板及横突间植骨)和B组(小关节翻转植骨),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1年时骨性融合情况,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时Cobb角及丢失情况,术前及术后1年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植骨量分别为(151.34±14.69)min、(520.11±79.12)mL、(15.05±2.14)cm3,B组分别为(130.93±15.07)min、(467.84±57.08)mL、(14.84±2.62)cm3,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长于或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1年时的骨性融合率分别为88.0%、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A组患者的Cobb角、矫正度丢失分别为(14.07±2.31)°、(9.78±1.95)°,B组分别为(14.51±1.79)°、(10.15±1.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1年时的ODI评分分别为(14.98±3.01)分、(15.11±2.4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内固定失败发生率均为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板及横突间植骨、小关节翻转植骨均有助于促进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腰椎功能恢复,而小关节翻转植骨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的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