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南医学》 >麻醉深度精确控制在心外科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麻醉深度精确控制在心外科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研究麻醉深度精确控制在心外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宝鸡市中心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ASAⅡ~Ⅲ级择期行心外科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精确控制组(P组)和传统控制组(T组),每组20例.T组依据麻醉医师临床经验判断实施麻醉;P组联合使用仪器设备(包括脑电意识深度监测系统、闭环肌松注射系统、心功能监护仪)指导实施麻醉.在入室后5 min(T0)、诱导即刻(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等6个时间点,观察记录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NT分级(NTS)、NT指数(NTI)、肌松计数、每博量变异率(SVV);记录诱导各麻醉药用量、插管评级、诱导时间(用药至取出喉镜时间)、插管时间(置入喉镜至取出喉镜时间);记录液体入量;记录不良反应等.结果 与T组比较,P组患者的MAP于T2时点较高、T3、T4时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患者的HR于T2~T5时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患者的诱导时间较长、插管时间较短、插管评价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NTS在T3时点处于D2~E1者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NTI在T2~T5时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肌松计数在T2、T3时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SVV在T1~T5时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用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依托咪酯、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液体入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深度精确控制使心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诱导期更为平稳、插管时间较短、插管评级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