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南医学 》 >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外周血RPR、DFR对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

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外周血RPR、DFR对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RP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R)对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22例M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形成组(n=37)和非血栓形成组(n=8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DFR、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RP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MPN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外周血RPR、DFR对MPN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形成组患者在年龄≥60岁、原发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吸烟、高血压、脑卒中、既往血栓史比例和血红蛋白(Hb)、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RDW、DD、FIB水平方面高于非血栓形成组,而PLT计数明显低于非血栓形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既往血栓史、RDW≥18.01%、DD≥4.38 mg/L是MPN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血栓形成组患者外周血RPR、DFR分别为0.05±0.01、(1.23±0.39)×10^(-3),明显高于非血栓形成组的0.03±0.01、(1.08±0.25)×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RPR、DFR预测MPN患者血栓形成的AUC(95%CI)分别为0.812(0.798~0.826)、0.754(0.705~0.803),截断值分别为0.036、1.125×10^(-3),特异度分别为65.88%、57.65%,敏感度分别为91.89%、91.89%,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04(0.867~0.941),特异度为87.06%,敏感度为83.78%。结论MPN患者血栓形成与年龄、既往血栓史、RDW、DD有关。外周血RPR、DFR水平在MPN血栓形成患者中明显升高,对MPN患者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