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南医学 》 >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取栓术围术期PPAR-γ、FAR、ENA-78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取栓术围术期PPAR-γ、FAR、ENA-78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介入取栓术围术期过氧化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PPAR-γ)、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4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取栓术,根据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对照组78例(mRS评分≤2分)和观察组56例(mRS评分>2分),根据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损伤51例(NIHSS20分),根据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脑梗死面积分为大面积梗死39例、中面积梗死57例和小面积梗死38例。比较不同神经损伤程度、不同梗死面积患者术前血清PPAR-γ、FAR、ENA-78水平,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法分析术前血清PPAR-γ、FAR、ENA-78水平与NIHSS评分及梗死面积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血清PPAR-γ、FAR、ENA-78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联合检测对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及危险度。结果术前,轻度神经损伤患者的血清PPAR-γ水平(329.85±21.07)pg/mL>中度损伤(275.73±16.41)pg/mL>重度损伤(218.62±18.44)pg/mL,轻度神经损伤患者的FAR、ENA-78水平[89.46±11.37、(103.28±11.64)ng/L]中面积梗死(269.53±15.81)pg/mL>大面积梗死(237.60±16.42)pg/mL,小面积梗死患者的血清FAR、ENA-78水平[92.35±10.61、(95.46±12.86)ng/L]<中面积梗死[121.49±12.34、(139.55±14.08)ng/L]<大面积梗死[163.67±11.58、(196.33±13.3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清PPAR-γ水平与NIHSS评分(r=-0.715)、梗死面积(r=-0.633)呈负相关(P<0.05),FAR、ENA-78水平与NIHSS评分(r=0.693、0.518)、梗死面积(r=0.622、0.634)呈正相关(P<0.05);术后1周、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PAR-γ水平分别为(281.65±25.11)pg/mL、(301.58±26.74)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28±22.07)pg/mL、(375.19±21.33)pg/mL,血清FAR、ENA-78水平分别为121.79±11.68、119.64±12.23、(140.94±13.87)ng/L、(137.51±14.39)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6±11.33、59.73±8.45、(108.52±12.34)ng/L、(76.29±10.4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2周,血清PPAR-γ、FAR、ENA-78联合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均大于各单一指标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2周,血清PPAR-γ、FAR、ENA-78高水平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度分别是低水平的0.418、2.153、1.880倍以及0.313、2.852、2.220倍(P<0.05)。结论PPAR-γ、FAR、ENA-78水平升高/降低可明显增加ACI患者介入治疗后预后不良风险,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途径,还能为临床评估病情进展提供数据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