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西植物》 >CRISPR/Cas9技术在非模式植物中的应用进展

CRISPR/Cas9技术在非模式植物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出现对植物遗传育种及作物性状的改良产生了深远意义.CRISPR/Cas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是由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关联蛋白组成的免疫系统,其作用是原核生物(40%细菌和90%古细菌)用来抵抗外源遗传物质(噬菌体和病毒)的入侵.该技术实现了对基因组中多个靶基因同时进行编辑,与前两代基因编辑技术:锌指核酶(ZFNs)和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酶(TALENs)相比更加简单、廉价、高效.目前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水稻(Oryza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番茄(tomato)等模式植物和多数大作物中实现了定点基因组编辑,其应用范围不断地向各类植物扩展.但与模式植物和一些大作物相比,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非模式植物,尤其在一些小作物的应用中存在如载体构建、靶点设计、脱靶检测、同源重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该文对CRISPR/Cas9技术在非模式植物与小作物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讨论了该技术目前在非模式植物、小作物应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改进策略,并对CRISPR/Cas9系统在非模式植物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著录项

  • 来源
    《广西植物》 |2019年第3期|419-426|共8页
  •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农学院;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蓖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蓖麻育种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蓖麻产业协同创新培育中心;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蓖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蓖麻育种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蓖麻产业协同创新培育中心;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农学院;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农学院;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蓖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蓖麻育种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蓖麻产业协同创新培育中心;

    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内蒙古通辽028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植物细胞遗传学;
  • 关键词

    CRISPR; Cas9系统; 植物遗传育种; 基因组编辑; 非模式植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