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州医药》 >循证指导下的心肌损害标志物与临床决策

循证指导下的心肌损害标志物与临床决策

         

摘要

对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T)用于诊断心肌梗死(MI)和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分级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在症状发生后的12~48小时采样分析,CK-MB质量诊断MI的临床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98.8%和89.6%.肌红蛋白有高的阴性预示值,在症状发生后的2~6小时采样分析,有高的临床灵敏度.在症状发生后的12小时采样分析cTnI,诊断MI可达到最佳临床灵敏度,临床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90%和97%.在症状发生后的12小时采样分析cTnT,诊断MI的临床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98.2%和8.8%,临床特异性降低与检测到微小心肌受损有关.cTnT和cTnI比CK-MB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性更有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