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儒家和天主教孝论的冲突与对话——以《天主实义》为中心的考察

儒家和天主教孝论的冲突与对话——以《天主实义》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

明末,围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语而展开的争论,使儒家和天主教孝论的区别得以凸显。在批驳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后,利玛窦提出"三父"说,抹平了儒家五伦的差异,这在明末部分士大夫看来无疑"悖伦"。为调和儒家和天主教关于孝的观念,利玛窦附会儒家文化,用儒家的价值规范来比附人与上帝的关系。在这一比附中,人与神之间的无限距离这一神学维度隐匿不见。围绕孝论的冲突,另外一个问题得以凸显,那就是天主教重视个体救赎与儒家重视维系血缘亲情之间的张力。对于如何重估这一争论的意义,学界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在解释学和社会学理论视角的洞见下,笔者认为围绕孝论而展开的争论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