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全球化》 >反思负利率政策:灵丹妙药还是饮鸩止渴

反思负利率政策:灵丹妙药还是饮鸩止渴

         

摘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通货紧缩压力,刺激经济增长,欧元区、日本等国央行陆续推出负利率政策,其政策效果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国际实践从理论层面反思负利率政策的经济效应:在短期内,负利率政策对消费、投资、出口以及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从长期看,负利率政策却也埋下了压缩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抬升杠杆率、放大债务风险、增加预期不稳定性和金融市场波动性、引发货币竞争性贬值等隐患。负利率政策短期“灵丹妙药”和长期“饮鸩止渴”的特征,提示政策制定者要谨慎使用负利率政策。中国应当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在金融领域,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着力寻求稳杠杆和去杠杆的平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序扩大资本市场开放、提升双循环体系的金融活力;在实体经济领域,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并持续推动技术进步;实现“金融服务实体”与“实体支撑金融”的良性循环,长期有效提振经济、促进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