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地质》 >四川盆地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四川盆地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摘要

21世纪是中围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一个大发展期.目前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多数为埋深达4000m以下的深部古生界层系.如何在深层碳酸盐岩地层中寻找优质储层已成为油气勘探家们关心的焦点:近期发现的普光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的碳酸盐岩储层次生孔隙最为发育的气藏,并严格受控F沉积微相的分布及白云岩化、埋藏溶蚀作用等成岩相的控制.本文以"相控论"理论为指导.对川东北普光外围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优质储层形成与演化起主控作用的"储集相"--有利的沉积相、成岩相进行详细研究和解剖.通过露头剖面、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研究.结合单凶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认为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飞仙关组主要发育斜坡、台缘浅滩、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4个沉积相单位.结合岩心详描和室内大量岩心、岩屑薄片以及铸体薄片的观察和研究.认为控制储层形成的关键是白云岩化、埋藏溶蚀作用等成岩相.根据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物性分析及压汞分析等手段,研究认为优质储层以大套溶孔粉-细晶残余鲡粒白云岩为特征.岩石中溶孔极为发育.以大孔粗喉型、中孔中喉型为主;物性较好,以高孔高渗和中孔巾渗为主.孔渗相关性明显.相控储层作用明显.纵向上主要分布于飞二段至飞一段顶部,横向上台缘浅滩为有利储层的分布区.台缘浅滩相带控制了本区优质储层的岩性及大致空间分布范嗣,白云岩化及埋藏溶蚀作用则决定了优质储层的最终分布范围和储集性能.通过对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台地边缘浅滩储层"相控论"的探讨,以期对中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