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地质论评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成因讨论——来自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的证据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成因讨论——来自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的证据

     

摘要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的成矿与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有关,并至少受3个玢岩岩枝控制.主成矿元素为Cu,伴生元素为Au、Ag、Zn、Pb,其他微量元素Mo、As、Ba、Bi、Cd、Co、Mn、Ni、Sb含量较高.元素在垂向上具有分带特征,即从矿体中心向外可依次划分为Cu、Au 、Ag、As、Sb、(Bi)→Co、Ni→Mo→Mn→Ba→Pb、Zn 、Cd、Bi、(Sb),上述元素的异常和组合是寻找和评价该类矿床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早期Cu-Au-Ag成矿和晚期Zn-Pb-Cu-Au-Ag成矿两个阶段:早期成矿阶段形成了Cu-Au-Ag主矿体,晚期叠加Zn-Pb-Cu-Au-Ag矿化.Cu与Au、Ag呈显著的正相关,Cu主要呈独立矿物黄铜矿产出,Au、Ag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矿石的K/Na值为6.9、Rb/Sr值为0.8,显示出矿床矿富K、Sr和贫Na、Rb的成矿环境;而Au(平均品位0.6×10-6)>0 4×10-6、Au(0.6×10-6)/Cu(0 4%)>1和n(Cu)/n(Au)(为20678)<40000以及Mo(19.7×10-6),说明该矿床富金而贫钼.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成矿与偏中性的斑岩有关,元素组合特征,异常元素在垂向上的分带特征,主成矿阶段的Cu-Au-Ag矿化和晚期叠加的Zn-Pb-Cu-Au-Ag矿化,富Cu、Au、Ag和贫Mo的成矿元素组合及富K、Sr和贫Na、Rb的成矿环境,均表明矿床具有产于岛弧或类似岛弧环境的斑岩型铜金矿床的特征且叠加斑岩成矿系统晚期呈脉状产出的浅成低温热液型Zn-Pb-Cu-Au-Ag矿化.

著录项

  • 来源
    《地质论评》|2010年第3期|384-402|共19页
  •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西藏天圆矿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西藏日喀则,857000;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西藏天圆矿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西藏日喀则,857000;

    西藏天圆矿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西藏日喀则,857000;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西藏天圆矿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西藏日喀则,857000;

    西藏天圆矿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西藏日喀则,857000;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元素组合; 元素分带; 找矿标志; 雄村; 斑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