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化学》 >洱海近代沉积物中碳-氮-硫-磷的地球化学记录

洱海近代沉积物中碳-氮-硫-磷的地球化学记录

         

摘要

在Pb和Cs计年基础上,对采自洱海深水湖区沉积物柱芯进行了C(无机碳)、C(有机碳)、N、S 含量和P形态分析.C垂直剖面具"沉降-降解-堆积"三阶段分布特征,沉降和堆积通量分别为12.7g/(m·a) 和7.20g/(m·a);降解速率常数为0.017a,寄宿时间为40a N的垂直分布与C相似,沉降和堆积通量分别为2.62g/(m·a)和1.21 g/(m·a);降解速率常数为C的1.4倍,寄宿时间仅为C的3/4 S在沉积物柱芯中显示出较大波动,沉降和堆积通量分别为0.73g/(m·a)和1.23g/(m·a).P(有机磷)、P(总磷)和P(钙磷)呈同步变化,降解图示与C相似;P的转化导致P增高.C及原子比C/N随沉积物深度的变化趋势一致,有机质选择性分解不明显;堆积阶段C/N比为6.8,与海洋Redifield值相近,指示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自陆源植物.C/S比由沉降阶段的l:0.021降至堆积阶段的1:0.065.上述说明.洱海沉积物既具有陆地湖泊特征(陆源有机质),又具海洋特点(C/N比一致);既具高纬度湖泊特征(C/N比和C/P比较低).又具亚热带湖泊特点(陆源控制的较高生产力).洱海沉积物中C及其相关元素现代沉积地球化学过程的上述多元特点是喜马拉雅隆起对云贵高原近代环境影响"低纬度-高海拔效应"的印证.

著录项

  • 来源
    《地球化学》 |2000年第2期|189-197|共9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北京,1OOO8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地球化学;
  • 关键词

    C-N-S-P; 湖泊沉积记录; 洱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