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甘肃社会科学》 >民国时期甘肃农林水牧事业开发状况研究

民国时期甘肃农林水牧事业开发状况研究

         

摘要

农业的兴衰,一般除社会因素外,尚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耕地面积的扩张或缩小;二是农业经营方法的进步或退化。甘肃耕地,从1927至1937十年间减少了四分之一以上,而且一直沿袭数千年来传统农业地落后经营方法,进步甚少。因之,农村经济,日趋衰败。抗战前后,国民党当局鉴于建立国防与开发西北资源的需要,在甘肃曾以增加生产,发展畜牧为中心,普遍开展过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引进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等新型农业的开发工作。这应当是甘肃农牧业现代化的初步尝试。本文仅就这时期甘肃农林水利畜牧事业的开发状况作一研究,以贡献于对此有兴趣的人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