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凋落动态及组成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凋落动态及组成

         

摘要

[目的]从组成群落的主要树种角度研究森林凋落物生产与物侯的关系,分析群落尺度上的凋落物产量、组成、季节动态、分布及主要树种的叶凋落节律,探讨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的基本特征和凋落高峰的形成原因,为其保护、恢复及管理经营提供科学参考,同时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功能及维持生物多样性机制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研究地1 hm2常绿阔叶林群落固定监测样地为平台,通过均匀交叉布设173个凋落物收集器,每月对收集到的凋落物进行分类、鉴定、称量.[结果]表明:1)2013-2014年的年凋落量为5 310.52 kg· hm-2,其中叶凋落量(3 814.01 kg· hm-2)最多,占年总凋落量的71.82%(常绿树叶90.95%,落叶树叶9.05%),枝条占12.51%,花果等繁殖器官占8.74%,树皮碎屑占1.00%,杂物占6.04%.2)1 a内,凋落物收集器内共收集到36种树木的凋落叶,占样地内树种总数(43种)的83.72%.3)不同收集器之间凋落量存在较大差异,55个收集器中的凋落量在250~300 g,4个收集器的凋落量超过400 g;单个收集器全年最多可收集到24种树种的凋落叶,收到14种凋落叶种数的收集器最多(29个).[结论]1)全年凋落量月动态呈明显双峰型,叶凋落量月动态与凋落总量变化相同.栲(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润楠(Machilus pingii (Oliv.)Hemsl)、薯豆(Elaeocarpus japonicus Sieb.et Zucc)三者落叶量之和为落叶总量的55.89%,是凋落叶的主要来源.2)主要树种均具有明显的叶凋落节律,根据其节律特点可分为2类:单峰型和双峰型.根据其出现时间可分为4类:在春末夏初和秋季均出现落叶高峰的常绿树;仅在春末夏初出现高峰的常绿树;仅在夏末秋初出现高峰的常绿树;以及在秋冬季出现高峰的落叶树.叶凋落高峰主要受物候的影响.

著录项

  • 来源
    《林业科学研究》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森林生态学;
  •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凋落物; 动态; 组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