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森林工程 》 >天然次生白桦林和蒙古栎林土壤碳密度分析

天然次生白桦林和蒙古栎林土壤碳密度分析

             

摘要

本文运用“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对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16林班的天然次生白桦林和蒙古栎林森林土壤碳密度及相关问题进行.其目的为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森林土壤碳库贮碳量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说明,两种林龄、四种林分类型的森林土壤碳密度有显著差异.蒙古栎中龄林、幼龄林土壤碳密度最多,均好于白桦林中幼林土壤碳密度.以土壤自然状态发生层为依据,划分为L层、F层、H层和A层,并以每层碳密度大小排序,A层>H层>F层>L层,其中A层碳密度最大,L层最小,这些土壤层构成了森林土壤碳库的基本结构,是贮碳分室.在研究中发现不同坡位的地形土壤对土壤碳密度有较大影响.以碳密度大小排序,为坡下>坡中>坡上,差异显著.不同林龄、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碳密度与土层垂直深度呈函数指数相关,与碳含量呈线型相关关系,两条曲线呈相悖分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