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校园足球》 >校园足球应该由“为什么做”转向“怎么做”——深圳市翠园中学足球俱乐部发展中的思考

校园足球应该由“为什么做”转向“怎么做”——深圳市翠园中学足球俱乐部发展中的思考

         

摘要

本刊记者于2015年年底到深圳翠园中学采访并调研该校的校园足球开展情况,那时翠园中学的校园足球已经在全国小有名气,该校校长韩冬青把翠园中学足球俱乐部称为"翠园模式",这种模式与只关注体育专项训练和体育成绩的传统的体育培养模式不同,它是一种基于人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对中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尝试,它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促进文化学习与足球技能共同发展,以俱乐部的形式运行,通过不同层级的联赛机制,在实战中让优秀足球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园足球近两年来在基层开展得如火如荼,重视校园足球工作的校长也多了起来,但像韩冬青校长这样拥有有创新理念切实用心去做足球的学校领导还不够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没有将校园足球的工作重心仅仅放在该校学段的学生,而是关注足球特长生的输入再到输出,当前中学阶段是打开校园足球上升通道的中间关键环节,做好校园足球工作的承上启下衔接工作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讲可以说是一种责任,当然更是一种使命!为此,本刊特约韩冬青校长撰稿,以深圳市翠园中学足球俱乐部为例,分别从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提高"、"教师与教练"、"训练和比赛"、"校园与市场"、"体育与教育"五个方面来介绍该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典型经验供同行借鉴和参考。和其他各地学校一样,翠园中学的校足开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既需要相关的主管部门给予政策的扶持,也需要社会各界对校园足球的关心和帮助,只有形成合力,校园足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

著录项

  • 来源
    《校园足球》 |2017年第3期|50-55|共6页
  • 作者

    韩冬青;

  •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体育;足球;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