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产科学》 >鱼类性别特异性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鱼类性别特异性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摘要

cqvip:鱼类是目前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脊椎动物类群,已知的现存鱼类约28 000余种[1],超过了其他脊椎动物的总和,在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鱼类具有丰富多样的生物学特征和重要的经济价值,是人类获取动物蛋白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鱼类的性别分化会受到外部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和食物等)的影响[2],如高温会导致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遗传雌性发育为生理雄性。鱼类的生长和生殖关系密切[3],因此了解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对于研究其性别控制育种至关重要[4-5],例如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6]、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7]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8]等的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生长快,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9]和罗非鱼等的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生长快,因此通过调控此类鱼的性别比例可以快速改变其生长性状,在养殖中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