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理财(收藏)》 >文化风骨古锁神韵——福建省三明市博物馆馆藏锁具赏析

文化风骨古锁神韵——福建省三明市博物馆馆藏锁具赏析

         

摘要

cqvip:锁,《辞源》曰:“锁,古谓之键,今谓之锁。”《辞海》解释为:“必须用钥匙方能开脱的封缄器。”另外,锁还有一层意思,是“一种用铁环勾连而成的刑具”,引申为拘系束缚。锁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把贵重物品用兽皮包裹起来,外面用绳索捆绑,在开启处打上特殊的绳结,以表示主人对物品的占有,这种捆死的绳结只能用一个叫“骨锉”的工具才能挑开,绳结和骨锉就是锁和钥匙的雏形。商周时期,冶炼技术的不断成熟,出现了用钥匙才能开启的铜锁。汉代时,出现了簧片结构的真正意义上的金属锁,至唐代锁具已十分普及,明清时期是锁具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工艺精美、构思奇巧的锁具。直至20世纪30年代,成本较低的低焊钩锁、叶片锁、弹子锁陆续进入我国,传统锁具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著录项

  • 来源
    《理财(收藏)》 |2020年第5期|32-37|共6页
  • 作者

    邹晓芳;

  •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博物馆文博助理馆;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