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探索与争鸣》 >丰子恺与市民伦理新探——折回于沪浙的两个“缘缘堂”

丰子恺与市民伦理新探——折回于沪浙的两个“缘缘堂”

         

摘要

丰子恺的漫画与散文是互证其“市民伦理新探”的对应图文,若将其图文所呈现的伦理新探分为青、中年两个阶段,则1937年前为青年阶段,1937年后为中年阶段。1933年前丰子恺居于沪上江湾“缘缘堂”,此时,其散文与漫画主要聚焦于他亲手营构的、洋溢着孩子天真笑声的空间,这也是其赖以安魂的个体生命伦理的符号化所在。从中他试图体认个体生命的真谛或人赖以有意义地活着的依据。1933—1937年丰子恺居于浙江桐乡石门湾“缘缘堂”,其散文与漫画则主要聚焦于社会人际空间,突破其个体伦理的狭隘边界。故从江湾到石门湾,“缘缘堂”已成为丰子恺尝试“市民伦理新探”的两个文化遗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