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编辑学刊》 >从“有纸”到“无纸”——出版物的演变与文化的传播

从“有纸”到“无纸”——出版物的演变与文化的传播

         

摘要

正人们用以传递信息、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的手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文字的产生先后经过了结绳、刻楔、图画、象征等阶段。《易经》上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开始使用刻划符号,并开始用图画记录发生的事。这些符号、图画经长期演变,形成我国的文字。所以中国文字与西方文字不同,它从指事、象形两条道路上发展起来,最后形成形义结合的注音文字,未形成拼音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行了“书同文”的改革,统一了全国的汉字,这便是篆书。在字体发展中,又相继出现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由成千上万个汉字组成的文字体系,与口头语言相分离,其形义不受方言读音的影响,具有超然的稳定性,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