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 >不同人工措施对沙质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初期效应的影响

不同人工措施对沙质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初期效应的影响

             

摘要

机械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是流沙治理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对4种不同人工措施干预治理流动沙地后其生态恢复初期(前3年)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和水分动态变化进行了观测研究,并以流沙区为对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沙质荒漠生态系统恢复变化首先始于各种机械措施所建立的稳定地面的形成,为天然植物的迅速增殖和侵入、人工固沙植物的介入、枯枝落叶的储存及流沙成土过程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枯枝落叶层的形成又为土壤-植物系统物质交换建立了介面,促进了流沙的成土过程.不同人工措施治理区0~20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与流沙区土壤含水量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土壤水分仍能保持流动沙地原有的水分平衡状态.但随着天然植被的恢复与人工固沙林生长,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深度由干预前的40 cm加深至第三年的160 cm.系统内植物恢复与流沙成土过程的前期效果表明,草沙障或土沙障+固沙林措施优于塑料沙障+人工沙蒿和封育治理措施,是流动沙地得以快速治理的有效方法.从植被群落结构的变化看,人工植被在建立后第三年其生态功能才开始初见成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