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戏剧丛刊》 >论儒家的内在成德之道r——以孔、 孟、 陆、 王为例

论儒家的内在成德之道r——以孔、 孟、 陆、 王为例

         

摘要

一般而言,儒家之道既包括德性的成就,亦含有此内在之德推致而成的外王事业。《中庸》言:“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道合外内,成己而后成物,内圣与外王并重,本是儒家之道不可或缺之两面,但二者孰先孰后,孰本孰末,关乎到儒学不同的功夫方向。“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代表了两种为学的进路,一种是“自诚而明”的“先立乎其大”,由道德作为统领去贯彻具体事物的探究;一种是“自明而诚”的“即物穷理”,以“敬”之功夫涵养所穷之理。前一种为高明爽朗者所喜言,后一种为沉潜笃实者所注重,虽为学路径有相抵牾,但圣人之道的价值理想则是其共同的致思目标。从整体着眼,两者合之自为两美,但就本原的意义上说,以内圣为基础开出外王事业的致思路径,是一种普遍性的共识。

著录项

  • 来源
    《戏剧丛刊》 |2018年第6期|14-18|共5页
  • 作者

    徐亚豪;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