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论周连宽先生图书馆学与西北地理之学的学术遗产——《周连宽教授论文集》序

论周连宽先生图书馆学与西北地理之学的学术遗产——《周连宽教授论文集》序

         

摘要

1前记1998年,饶宗颐先生在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新著《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之第120—121页,引用了周连宽于《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发表的《苏联南西伯利亚新发现的中国式宫殿遗址》一文。这充分表明,在周连宽先生仙逝十年后之今日,周先生的学术业绩依然引起当世硕学的注目[1]。1955年9月至1967年前往“五七”干校之前,笔者在正课以外的时间(包括寒暑假),常常终日在中山大学图书馆读书。其时总馆设在今人类学系即由岭大建于1905年之马丁楼。其南边门窗,正好与东南区一号即陈寅恪先生之金明馆相对。这样,笔者从图书馆向南望去,常常得见一位年长学者手持厚厚的资料夹出入于金明馆。这位长者就是自1954年至1969年间经梁方仲先生推荐的寅恪先生资料助手———周连宽教授。笔者当时长年从远处向周先生行注目礼。1970年,笔者与周连宽先生同在英德“五七”干校。每逢假日,常陪同先生去十里以外的望埠远足[2]。出行之时,曾得到先生口授广东藏书家来龙去脉的学术故实。回到校部之后十年中,又常向周先生请教南明史籍和中亚史籍,受益良多,心中深深认为连宽先生是为笔者所在之历史系师辈及在图书馆任职的一位硕...

著录项

  • 来源
    《图书情报知识》 |2008年第1期|102-104|共3页
  • 作者

    姜伯勤;

  •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系;

    广州;

    51027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中国;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