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疾病监测》 >2010-2013年北京监测哨点不同性别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特征分析

2010-2013年北京监测哨点不同性别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青年学生在艾滋病流行危险特征上的异同点,提高今后在该群体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干预的针对性.方法 收集2010-2013年连续开展监测的国家级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的监测数据.北京青年学生哨点监测是在每年监测期内,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开展监测,每个哨点每年监测样本为800名.结果 2010-2013年男、女两性青年学生有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5.1%和12.0%,男性高于女性(x2=12.9,P<0.01),男女两性有性经历的比例均呈逐年增高趋势(男性趋势x2 =7.6,P<0.01;女性趋势x2=10.0,P<0.01);在有性行为的青年学生中,女性有固定性伴(配偶或同居的异性朋友)的比例为76.2%,高于男性的53.4% (x2=48.6,P<0.01),女生有固定性伴的比例有逐年增高趋势(趋势x2=10.0,P<0.01);男性有临时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女性(x2=19.3,P<0.01),分别为19.0%和10.5%;女生临时性行为比例有逐年下降趋势(趋势x2 =6.6,P<0.01);男性有商业性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女性(x2=11.3,P<0.01),分别为3.2%和0.4%;男女两性青年学生最近1年做过艾滋病检测的比例均有逐年下降趋势(男性趋势x2=10.8,P<0.01;女性趋势x2 =6.2,P<0.01).结论 不同性别青年学生在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上存在着差异,建议将健康教育进行分级,分为公共课和针对不同性别特点的特色课.将生活技能培训、增强青年在性行为中的协商能力和同性性行为的安全性讨论放到特色课中进行,以提高校园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