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中医药杂志》 >新清开方防治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新清开方防治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新清开方防治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MHE患者随机分为防治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在常规抗病毒、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防治组予新清开方口服,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临床转归情况,比较神经心理学测试指标(NCT-A、DST)、相关生化指标[肝功能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及血氨、内毒素]、肠道菌群的微生物学定量分析指标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共64例,防治组33例,对照组31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NCT-A、DS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NCT-A水平均明显降低,DS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NCT-A、DST水平的改善情况,防治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ALT、AST、A、血氨、内毒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LT、AST、血氨、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LT、AST、A、血氨、内毒素水平的改善情况,防治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大肠埃希菌水平明显降低,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防治组大肠埃希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疗程结束后,两组均未出现转重为临床型肝性脑病者。两组复常率比较(27.3%与6.5%),防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清开方可以更好地提高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MHE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其肝功能及血氨、内毒素水平,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其临床转归情况,对本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