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四川盆地丘陵区农业源甲烷排放时空变异特征及驱动因素

四川盆地丘陵区农业源甲烷排放时空变异特征及驱动因素

         

摘要

为探讨四川盆地丘陵区农业源CH_(4)排放特征,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估算2007-2017年农业源CH_(4)排放量,运用重心模型、Getis-Ord G^(*)_(i)指数检验和PLS-STIRPAT模型,探讨区域CH_(4)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7-2017年,盆地丘陵区农业源CH_(4)排放量达(32.52~35.93)万t,其中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排放占比分别为44.54%~48.26%和51.75%~55.46%,总排放量呈现出随年限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与养殖业CH_(4)排放密切相关。(2)2007-2017年,盆地丘陵区农业源CH_(4)排放重心总体向东北方向迁移;高排放聚集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呈现出扩张的趋势,低排放聚集区主要位于西南部,与高值聚集区呈现出相反的缩减趋势。(3)驱动因素中,总人口、农业从业结构和农业产值结构对农业源CH_(4)排放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率、单位面积施肥量、人均耕地占有量、人均GDP和农村用电量对农业源CH_(4)排放起控制作用。其中农业产值结构是推动研究区CH_(4)增长的重要因素。综上,盆地丘陵区农业源CH_(4)排放水平较高,时空分布差异变动较小,通过农业生产集约集中规模化可有效降低农业源CH_(4)的排放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