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医学》 >基于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胸主动脉夹层血流定性和定量分析

基于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胸主动脉夹层血流定性和定量分析

             

摘要

目的基于四维血流核磁共振成像(4D Flow MRI)技术探讨不同解剖形态胸主动脉夹层(TAD)的血流模式,并对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例TAD患者,均于亚急性期行腔内支架修复术(TEVAR),且术前均完成CTA和4D Flow MRI检查。于术后3、6、12个月及之后每年随访,至少行1次CTA检查。使用3D slider软件重建TAD的三维模型,选择主动脉不同平面对4D Flow MRI的数据进行后处理分析,可视化呈现不同解剖形态夹层的血流模式分布,定量化对比真、假两腔内不同平面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结果随访中,3例患者术后均出现真腔扩张,胸主动脉段假腔内血栓化,继发破口附近假腔内仍有血流灌注。基于4D Flow MRI数据的定性分析显示,血流在原发破口处被分离为双向,分别进入真、假两腔,假腔内血流呈涡流形式。解剖形态不同的3例TAD患者中,真、假腔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布显著不同,真腔内呈高流速和高流量,低返流指数。病例1、病例2、病例3真腔内的平均流速均显著高于假腔(t值分别为5.61、3.09、2.81,P值分别为0.001、0.020、0.030)。病例1假腔内的峰值流量有高于真腔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P=0.088);病例2假腔内的峰值流量显著高于真腔(t=3.12,P=0.021);病例3假腔内的峰值流量有低于真腔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270)。病例1、病例2、病例3真腔内的峰值流速均显著高于假腔(t值分别为2.99、3.94、3.08,P值分别为0.024、0.007、0.037)。病例1真腔内的返流指数显著低于假腔(t=5.17,P=0.014);病例2真腔内的返流指数有高于假腔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P=0.391);病例3真腔内的返流指数有低于假腔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8,P=0.072)。结论基于4D Flow MRI技术可定量和定性分析TAD的真、假腔内血流模式和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利用该技术分析不同解剖形态TAD的血流模式,将有助于为判断其预后提供血流动力学风险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