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热毒宁注射液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热毒宁注射液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用TCMSP、GeneCards和CTD数据库收集热毒宁注射液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的网络和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蛋白互作网络,通过RStudio软件中CludterProfiler包进行GO和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并采用分子对接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以MW≤500、DL≥0.18和HL≥4为条件,筛选得到27个有效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茵陈黄酮、异鼠李素、山奈酚、异山奈素、圣草酚等,收集了90个靶点,包括JUN、AKT1、MAPK1、VEGFA和IL6等,并富集得到多条GO功能和KEGG通路,比如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萘酚、柽柳黄素和茵陈黄酮等与2019-nCoV 3CL水解酶具有较好的亲合力。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可能通过多个成分、多个靶点、多条信号通路,作用于2019-nCoV 3CL水解酶,而发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