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全科医学》 >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前后血清GP73的变化及意义

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前后血清GP73的变化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变化的临床意义,进一步明确GP73对PHC患者TACE治疗疗效评估、预后监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40例PHC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1 d,术后4~6周血清GP73和AFP值;将40例PHC患者根据TACE治疗疗效分为好转组(28例)和恶化组(12例),分析术前和术后第1天,术后4~6周GP73和AFP的变化与TACE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好转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4~6周血清GP73浓度分别为(0.390±0.161)IU/ml,(0.385±0.165)IU/ml,(0.187±0.125)IU/ml,术后1 d血清GP73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4~6周血清GP73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4~6周血清GP73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好转组术后4~6周血清GP73水平较术前下降(P<0.05),恶化组术后4~6周血清GP73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 GP73可以作为PHC患者TACE术疗效判断的指标,尤其是在AFP较低或AFP阴性时GP73作为疗效的评价比AFP更有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