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医学 》 >不同给药模式在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不同给药模式在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模式在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4月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450例拟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其中未采用分娩镇痛150例(无分娩镇痛组);选择分娩镇痛的30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入瑞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组和瑞芬太尼静脉间断单次输注组,每组150例,分别以瑞芬太尼0.1μg/(kg·min)静脉持续输注和每隔3min单次给予5μg/mL瑞芬太尼20μg。记录并比较3组产妇分娩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各产程时间和分娩过程中胎心率,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器械助产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瑞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组、瑞芬太尼静脉间断单次输注组的瑞芬太尼总用药量和脐动脉/脐静脉血药浓度比。记录并比较3组新生儿娩出后1和5min时的Apgar评分,以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瑞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组和瑞芬太尼静脉间断单次输注组产妇活跃期每间隔15min、宫口开全时、胎儿娩出时的疼痛VA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无分娩镇痛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3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瑞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组和瑞芬太尼静脉间断单次输注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均显著短于无分娩镇痛组(P值均0.05);3组间产妇的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和分娩过程中胎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瑞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组和瑞芬太尼静脉间断单次输注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器械助产率均显著低于无分娩镇痛组(P值均0.05)。瑞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组与瑞芬太尼静脉间断单次输注组间产妇的瑞芬太尼总用药量和脐动脉/脐静脉血药浓度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新生儿均未发生新生儿窒息,娩出后1和5min时的Apgar评分,以及脐动脉血气分析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持续和间断单次输注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均较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