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饲料工业》 >不同加工条件对大豆饼(粕)品质的影响

不同加工条件对大豆饼(粕)品质的影响

         

摘要

本试验通过对有代表性的11家大豆油厂的采样,结合实验室不同温度、时间对生大豆的热处理,重点研究加热温度、时间对大豆饼(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尿素酶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酶与TI,在受热过程中是以不同的速率受破坏的;初始水分含量(11%~13%)相似,在90℃以下变化较小,而在100℃(30~60分钟)的蒸汽热处理中可明显地被破坏;温度和时间一定时,水分的增加可加速这二者的破坏。生大豆及加热不足的豆粕(尿素酶活性UA=0.53△pH)氨基酸平均消化率显著低于UA值为0.15、0.04、0、0△pH的四种饼粕(P<0.01),过热饼粕(UA=0△pH)又显著低于加热适度饼粕(UA=0.04~0.15△pH)(P<0.01)。过热时在9种必需氨基酸中,以Lys、Arg、His的破坏程度最大,消化率下降最多。对于鸡,建议使用0.04~0.20△pH的UA标准。通过对我国大豆制油工艺的分析,认为我国现行生产中,压榨法的蒸炒温度偏高,时间偏长,易造成豆饼过熟,建议蒸炒过程中温度不要超过110℃,时间掌握在30~60分钟。同时建议浸出法中的湿粕蒸烘,以出粕温度100℃,蒸烘时间30~40分钟为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