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传统的和谐思想的精华

         

摘要

景慧芳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撰文称,人类的思维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对于前人的和谐社会思想我们应深入分析从中汲取精华,这才是研究哲学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正确对待我国传统的民族信仰问题。儒家的仁爱思想是维持我们文明发展的一个纽带。传统文化中也有永恒的思想,传统的和谐思想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适度、适时的理念。“和”的思想用于人际关系,“宽则得众”;用于政治,“政通人和”;用于经济,实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用于外交,“协和万邦”。中华文明有个特征就是高度和谐以及对和谐的维护,是一种权力的共享与和谐,社会制度的等级和谐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信条是人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理性物。人与人之间只有分工的不同,而不存在奴役。不能为了一个阶级的利益,为了社会政治表面的“和谐”,而牺牲其他人的利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