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兔耳增生性瘢痕血管生成及腺病毒转染基因重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

兔耳增生性瘢痕血管生成及腺病毒转染基因重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血管生成,探索新的增生性瘢痕防治方法。方法19只日本大耳白兔,体重2.0~2.5kg,制备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其中8只于创面上皮化后10、30、60及90d行微血管计数、微循环监测及HE染色观察。另11只选择每只兔的左、右侧耳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于上皮化后10d,实验组兔耳瘢痕局部多点注射基因重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adenovirus extracellular protein with metalloprotease and thrombospondin1domains,Ad-METH1)重组腺病毒40μL,对照组注射等量空载腺病毒。取1只兔于注射后3d,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基因转染后瘢痕组织中METH1mRNA和蛋白的表达。余10只兔注射后30d,行两组大体观察、微血管计数及HE染色。结果上皮化后10、30、60及90d瘢痕组织微血管计数分别为(42.37±3.89)、(49.46±4.13)、(33.12±4.34)及(13.24±2.31)支;瘢痕组织微循环灌注分别为(37.75±2.11)、(59.87±6.46)、(44.53±6.14)及(29.21±1.84)PU;上皮化后10~60d微血管计数及血流灌注值明显高于上皮化后9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兔耳创面上皮化后10~30d组织学为瘢痕增生早期和增生期表现;60d时仍为增生期表现,但已出现成熟迹象;90d时大部分瘢痕软化,为成熟期表现。Ad-METH1注射后3d,实验组METH1mRNA及蛋白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对照组未检测到靶基因表达;注射Ad-METH1后30d,大体观察:实验组瘢痕颜色接近正常兔耳肤色,质地接近正常;对照组瘢痕明显高出兔耳腹侧皮面,质地坚硬;瘢痕组织微血管计数实验组为(12.38±2.56)支,对照组为(48.12±6.46)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染色显示实验组瘢痕微血管分布较少,成纤维细胞散在,胶原排列有序;对照组见大量成纤维细胞,血管分布丰富,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紊乱。结论血管生成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血管抑制基因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增生性瘢痕防治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